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东周持续了多少年?(东周和西周共传多少王-)

东周持续了多少年?(东周和西周共传多少王-)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2-15    点击:  104 次

东周持续了多少年?

网上有关“东周持续了多少年?”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东周和西周共传多少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东周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771年,犬戎杀幽王,灭西周。翌年(即前770年),周平王姬宜臼由镐京迁都于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史称东迁后之周王朝为东周。周赧王59年(BC256年),东周为秦所灭,共传25王,历时515年,东周时期又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03年)与战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两个时期。

在周幽王死后,太子宜臼即位,是为周平王。鉴于镐京残破,又处于犬戎威胁之下,周平王于公元前770年,在郑、秦、晋等诸侯的卫护下,迁都洛邑,建立了东周王朝。据《左传》记载,春秋时共有140多诸侯国。其中比较重要的有齐、晋、楚、秦、鲁、宋、郑、卫、陈、蔡、吴及越等国。

东周时期牛耕已多有使用。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河北等地战国铁犁铧冠的出土,说明犁耕在中原已经得到推广,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以农田灌溉为重点的水利建设高潮逐渐兴起。水利工程有多种类型,如陂塘蓄水、灌溉分洪、渠系灌溉以及多首制引水等。东周的建筑技术已有很高的水平。著名的鲁班,即鲁国人公输般,是土木工匠中的杰出代表,后人尊称为祖师。

考古发掘所见东周的建筑遗迹,多为宫殿遗址,出土的建筑构件以瓦当最为常见,还有青铜斗拱、青铜饰件和青铜屋模型等。由此可以想见东周宫殿建筑的宏伟壮观。东周时期,大国争霸,战乱频繁。各诸侯国为其政治、军事和经济的需要,在商、西周交通干线的基础上,不遗余力地将道路扩展到更为遥远险绝的地方,因而在客观上促进了交通的发展。

东周的丝绸西传路线甚至横贯欧亚大陆。当时马车的使用已很普遍。这时,天子直辖的“王畿”,在戎狄不断袭扰和诸侯不断蚕食下,大大缩小了,最后,仅剩下成周方圆一二百里,即今河南西部一隅的地盘;同时,天子控制诸侯的权力和直接拥有的军事力量,也日益丧失。天子不仅经济上有求于诸侯,政治上也往往受诸侯的摆布。 但天子以“共主”的名义,仍然具有号召力。因此,一些随着地方经济发展逐步强大的诸侯国,就利用王室这个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积极发展自己势力。

东周(前770年—前256年),商朝之后的周朝京都从镐京东迁至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

历史上称东迁以后的周王朝为东周,之前周朝国都在镐京之时称为西周。

东周又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两个时期。因此这一时期也称为春秋战国时期。

政治

这一时期是中国的社会制度转变的时期。这一转变是以铁器的广泛使用为标志的。

东周和西周共传多少王?

东周(前770年-前256年)是指周朝的后半段。周王室东迁洛邑以后到灭亡这段时间,历史上称为东周,以别于在这以前国都在镐京时期的西周。东周首位君王为周平王(宜臼),共传25王,历时515年,最后为秦所灭。东周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持续了二百多年,称为“春秋时代”;后半期,剩下的诸侯大国继续互相征战,称为“战国时代”。\r\n\r\n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春秋时期开始。\r\n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即位,任管仲为相。\r\n公元前684年齐鲁长勺之战。\r\n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鲁、宋等七国联军伐楚。\r\n公元前638年宋、楚泓水之战,宋襄公败。\r\n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楚军大败,晋文公称霸。\r\n公元前623年秦穆公称霸西戎。\r\n公元前597年晋楚_之战,晋军大败。楚庄王称霸。\r\n公元前551年孔子生。\r\n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伐楚。\r\n公元前496年越王勾践大败吴军,阖闾死。吴王夫差即位。\r\n公元前475年战国时期开始,我国进入封建社会。\r\n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r\n公元首403年韩、赵、魏三家被立为诸侯。\r\n公元前359年(一说,前356年)商鞅在秦变法开始。\r\n公元前341年马陵之战,孙膑大败魏军。\r\n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r\n公元前284年乐毅率五国联军伐齐。\r\n公元前283年蔺相如完壁归赵。\r\n公元前279年田单用火牛阵攻燕,恢复齐国。\r\n公元前278年诗人屈原投汨罗江。\r\n公元前270年范睢入秦,秦实行远交近攻计。\r\n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秦白起大破赵括。\r\n公元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大破秦军。

东周的都城在哪里

西周和东周共37王。

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是由周武王灭商后所建立,至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申侯和犬戎所杀为止,共经历11代12王,大约历经275年。

周武王:在位5年,武王姬发,父姬昌。

周成王:在位30年,成王姬诵,武王子,即位时12岁。由周公旦摄政。

周康王:在位25年,康王姬钊,成王子。

周昭王:在位19年,昭王姬瑕,康王子。

周穆王:在位55年,穆王姬满,昭王子。

周共王:在位23年,共王姬伊扈,穆王子。

周懿王:在位8年,懿王姬囏,共王子。

周孝王:在位6年,孝王姬辟方,穆王的儿子,共王的弟弟。

周夷王:在位8年,夷王姬燮,周懿王的儿子。

周厉王:在位37年,厉王姬胡,夷王的儿子。

周召共和:执政14年,周,召共和是指周定公与召穆公共同执政。此二人均为宗周的大贵族。

周宣王:在位46年宣王姬静,厉王的儿子。

周幽王:在位11年,(前781-前771)。

东周王系(公元前771年—公元前256年),历25王。

春秋时期:

周平王:(姬宜臼),在位51年,(公元前770—公元前719年)。

周桓王:(姬林),在位23年,(公元前719—公元前696年)。

周庄王:(姬佗),在位15年,(公元前696—公元前681年)。

周釐王:(姬胡齐),在位5年,(公元前681—公元前676年)。

周惠王:(姬阆),在位25年,(公元前676—公元前651年)。

周襄王:(姬郑),在位33年,(公元前651—公元前618年)。

周顷王:(姬壬臣),在位6年,(公元前618—公元前612年)。

周匡王:(姬班),在位6年,(公元前612—公元前606年)。

周定王:(姬瑜),在位21年,(公元前606—公元前585年)。

周简王:(姬夷),在位14年,(公元前585—公元前571年)。

周灵王:(姬泄心),在位27年,(公元前571—公元前544年)。

周景王:(姬贵),在位25年,(公元前544—公元前520年)。

周悼王:(姬猛),在位1年,(公元前520—公元前519年)。

周敬王:(姬匄),在位44年,(公元前519—公元前475年)。

战国时期:

周元王:(姬仁),在位7年,(公元前475—公元前468年)。

周贞定王:(姬介),在位28年,(公元前468—公元前441年)。

周哀王:(姬去疾),在位1年,(公元前441—公元前441年)。

周思王:(姬叔),在位1年,(公元前441—公元前440年)。

周考王:(姬嵬),在位15年,(公元前440—公元前425年)。

周威烈王:(姬午),在位24年,(公元前425—公元前401年)。

周安王:(姬骄),在位26年,(公元前401—公元前375年)。

周烈王:(姬喜),在位7年,(公元前375—公元前368年)。

周显王:(姬扁),在位48年,(公元前368—公元前320年)。

周慎靓王:(姬定),在位6年,(公元前320—公元前314年)。

周赧王:(姬延),在位59年,(公元前314—公元前256年)。

东周存在了多少年

东周的都城在洛邑,“八方之广,周洛为中,谓之洛邑”。周公营洛邑,因为在于土中,诸侯蕃屏四方,故将洛邑立为京师。是当时世界最大城市之一。《尚书》称“土中”、“洛师”、“洛邑”、“新邑洛”、“东国洛”。何尊铭文称“成周”、“中国”、“王城”等。洛邑瀍水两岸分布有周朝成周城和王城两座都城。

洛邑为周武王定鼎中原之地,周成王“宅兹中国”之处。周武王迁九鼎,周公致太平,营以洛邑为都,是为成周。武王伐纣成功后,就着手在国家的中央建立新都,于公元前1046年建立周王朝。两年之后,武王疾殁,周成王继位。接着,周公奉旨东征平叛,营建都城成周城。西周时期王城(洛邑)为周朝的宗庙宫殿区,成周城为殷遗民聚居区。东周时期,周平王迁都洛邑,至周敬王时发生“王子朝之乱”,周敬王动迁避居瀍水东的成周城。

问题一:东周存在了多长时间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一个世袭封建王朝,分为“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与“东周”(公元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和洛邑;东周由周平王姬宜臼建立,定都洛邑。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周王朝存在的时间从约前11世纪至前256年,共传30代37王,共计存在约为791年。

问题二:东周有多少年啊 东周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771年,犬戎杀幽王,灭西周。翌年(即前770年),周平王姬宜臼由镐京迁都于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史称东迁后之周王朝为东周。周赧王59年(BC256年),东周为秦所灭,共传25王,历时515年,东周时期又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03年)与战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两个时期。

在周幽王死后,太子宜臼即位,是为周平王。鉴于镐京残破,又处于犬戎威胁之下,周平王于公元前770年,在郑、秦、晋等诸侯的卫护下,迁都洛邑,建立了东周王朝。据《左传》记载,春秋时共有140多诸侯国。其中比较重要的有齐、晋、楚、秦、鲁、宋、郑、卫、陈、蔡、吴及越等国。

东周时期牛耕已多有使用。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河北等地战国铁犁铧冠的出土,说明犁耕在中原已经得到推广,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以农田灌溉为重点的水利建设 *** 逐渐兴起。水利工程有多种类型,如陂塘蓄水、灌溉分洪、渠系灌溉以及多首制引水等。东周的建筑技术已有很高的水平。著名的鲁班,即鲁国人公输般,是土木工匠中的杰出代表,后人尊称为祖师。

考古发掘所见东周的建筑遗迹,多为宫殿遗址,出土的建筑构件以瓦当最为常见,还有青铜斗拱、青铜饰件和青铜屋模型等。由此可以想见东周宫殿建筑的宏伟壮观。东周时期,大国争霸,战乱频繁。各诸侯国为其政治、军事和经济的需要,在商、西周交通干线的基础上,不遗余力地将道路扩展到更为遥远险绝的地方,因而在客观上促进了交通的发展。

东周的丝绸西传路线甚至横贯欧亚大罚。当时马车的使用已很普遍。这时,天子直辖的“王畿”,在戎狄不断袭扰和诸侯不断蚕食下,大大缩小了,最后,仅剩下成周方圆一二百里,即今河南西部一隅的地盘;同时,天子控制诸侯的权力和直接拥有的军事力量,也日益丧失。天子不仅经济上有求于诸侯,政治上也往往受诸侯的摆布。 但天子以“共主”的名义,仍然具有号召力。因此,一些随着地方经济发展逐步强大的诸侯国,就利用王室这个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积极发展自己势力。

东周(前770年―前256年),商朝之后的周朝京都从镐京东迁至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

历史上称东迁以后的周王朝为东周,之前周朝国都在镐京之时称为西周。

东周又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两个时期。因此这一时期也称为春秋战国时期。

政治

这一时期是中国的社会制度转变的时期。这一转变是以铁器的广泛使用为标志的。

问题三:以东周开始到秦统一六国持续了多少年,秦统六国是在公元多少世纪多少年代 东周始于公元前770年。

秦灭六国是公元前221年。

期间间隔549年。

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用了10年,相继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问题四:东周的春秋战国时期,一共经历了多长时间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另一说,前770年―前403年),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 战国时期 (公元前 476 年 ~公元 前 221 年) 另一说战国时期 公元前 403 年 ~公元 前 221 年

问题五: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各存在了多少年 从有记载的夏朝开始,我国历史上经历了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等主要朝代。

夏朝大约的年代是在公元前2100年前后到公元前1760年前后,一共存在约400多年。

商朝大约年代是公元前1760年到公元前1120年前后,一共存在约600多年。

周朝分为好几个阶段西周,从公元前1120年前后起,到公元前771年止,存在约350年。东周,从公元前770年起,到公元前249年止,连头带尾共存在522年。春秋时代,长360多年。战国时代,长180多年。

秦朝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起,到公元前207年灭亡止,共15年。

汉朝。西汉,从公元前206年起到公元8年止,共214年。公元8年王莽称帝,改国号为“新”,公元23年“新”灭亡。淮阳王刘玄在位三年。东汉,从公元25年起,到220年止,共196年。

三国时代。三国时代自曹丕称帝起,到280年东吴灭亡止,共计61年。

晋朝也分为西晋、东晋两个阶段。西晋从265年司马炎取代曹魏起,到316年止,共52年。东晋从317年到420年,长104年。

隋朝从589年统一中国起,到618年止,长30年。

唐朝从618年起,到907年止,共290年。

五代十国时期。从907年唐灭亡算起到979年宋统一中国止,五代十国时期共73年。

宋朝也分为两个阶段。北宋,从960年到1127年,共168年。南宋,从1127年到1229年,共153年。

元朝从1279年灭南宋起,到1368年,全长90年。

明朝从1368年起,到1644年止,全长277年。

清朝从1644年满军入关算起,到1911年辛亥革命时被推翻止,全长268年。

问题六:中国各个朝代存在时间各是多少年 夏朝:约公元前2029年-约公元前1559年,共计:471年

商朝: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共计:438年

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共计:867年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首称皇帝,共计:16年

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共计:5年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汉高祖刘邦,共计:210年

新朝:公元8年腊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兴帝王莽,共计:16年

玄汉:公元23-25年,更始帝刘玄,共计:3年

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共计:196年

三国:公元220-280年,魏、蜀、吴三足鼎立,共计:61年

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 ,共计:156年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计:170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共计:38年

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渊,共计:290年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计:54年

十国:公元891-979年,共计:89年

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计:320年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共计:89年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计:277年

清朝:公元1616-1912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共计:267年

问题七:东周建立在多少实际多少年代,为什么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这是百度百科上的年代,始于前770年周平王东迁王都洛邑应该没有异议。但是灭朝就有很多说法了,前256年秦国攻打东周,拿走九鼎置于咸阳,当时的周天子周赧王自杀,可以算作朝灭;但后来又有周顺王即位,活到前249年,此后再无周王,也可以算作朝灭;但是此时其分封的诸侯国仍在,在一定意义上东周仍不算灭,一直到221年秦统一天下称皇帝,亦可以算作此时灭亡。

因此,要算东周灭亡的年限可以有三种算法,一个是前256年,二是前249年,三是221年。那么具体东周存在多少年,根据三种说法分别是515年、522年、550年。



东周存在了多长时间

公元前771年,西北的少数民族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后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他就是周平王。他即位第二年,见镐京被战火破坏,又受到犬戎侵扰,便迁都洛邑,史称“东周”,以别于在这以前的西周。东周的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持续了二百多年,称为“春秋时代”;东周的后半期,周天子地位渐失,亦持续了二百多年,称为“战国时代”。

平王东迁以后,管辖范围大减,形同一个小国,加上有弑父之嫌,在诸侯中的威望已经大不如前。据《左传》记载,春秋时共有140多诸侯国。面对诸侯之间互相攻伐和兼并,边境的外族又乘机入侵,天子不能担负共主的责任,经常要向一些强大的诸侯求助。在这情况下,强大的诸侯便自居霸主。中原诸侯对四夷侵扰则以“尊王攘夷”口号团结自卫。

周襄王十七年(前635年),发生“子带之乱”,襄王不能平,求救于晋文公,文公诛叔带,遂为伯而得河内地。周襄王二十年(前632年),襄王为晋文公所迫,于河阳践土会盟。周赧王时,国势益弱,同时内部争斗不休,以至分为东周国和西周国。赧王迁都西周。周赧王八年(前307年),秦借道两周之间攻韩,周人两边都不敢得罪,左右为难。东西两周位于诸强国之间,不能同心协力,反而彼此攻杀。至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西周国为秦所灭,赧王死,时已百余岁。七年后,东周国亦为秦所灭,周亡。共传25王,历时515年,这一时期是中国的社会制度转变的时期。这一转变是以铁器的广泛使用为标志的。

东周的起止时间到底是多少

东周的起止时间是前770年-前256年。

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中国历史上继西周之后的朝代,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延续周朝,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以别于西周。东周的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称为春秋时代;东周的后半期,周天子名存实亡,各诸侯相互征伐,称为战国时代。

1、春秋时代(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另一说,前770年~前403年),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现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为止,称为“春秋时期”。

据史书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有四十三名君主被臣下或敌国杀,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四百八十多起,诸侯的朝聘和盟会四百五十余次。

2、战国时代(战国时期)

从周元王元年(前475年)至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 的二百五十五年中,有大小战争二百三十次。战争打起来,双方动辄出动几万至几十万人。西汉末年的刘向,将有关这段历史的各种资料编成一本书,取名《战国策》,从此,这一历史阶段称为战国时期。

周朝存在多少年

周朝存在790年。

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前771年)和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周朝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周成王时营建(或曰迁都、相宅)成周(今河南洛阳),并在此举行祭祀、赏赐臣子的一系列活动。

其后周穆王又筑宫南郑,其后周懿王又迁都犬丘(今陕西西安)。公元前771年镐京陷落,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成周(今河南洛阳),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

史书又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其中东周以三家分晋为节点,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华夏族群的自我认同和命名,始于春秋诸夏。诸夏之名有西周渊源,周王室尝自称夏,诸夏即分享周室礼仪与荣誉之诸国,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跨氏族的族群观念。

周朝毁灭的原因

西周:地震、旱灾等自然灾害使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极大损失,也让危机日重的西周王朝雪上加霜。周厉王横征暴敛,加重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传至周幽王又破坏宗法制度,“废后立妾,废嫡立庶”并“烽火戏诸侯”使诸侯们失去了对他的信任。王室衰微,各诸侯国与周朝王权的关系渐渐疏远。少数民族犬戎攻打镐京,西周灭亡。

东周:分封制令周王室失去了自己的土地,天子直辖的“王畿”,在戎狄不断袭扰和诸侯不断蚕食下,大大缩小了,最后仅剩下成周方圆一二百里,即今河南西部一隅的地盘。地方诸侯的崛起,一些随着地方经济发展逐步强大的诸侯国,就利用王室这个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积极发展自己势力。

关于“东周持续了多少年?”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nhcdzx.com/zhishi/9820.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