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的名言?(司马迁的名人名言)
-
司马迁的名言?
网上有关“司马迁的名言?”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司马迁的名人名言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他从小看着波涛滚滚的黄河从龙门下呼啸而去,听着父老乡亲们讲述古代英雄的故事,心里十分激动。
父亲司马谈是汉朝专门掌管修史的官员,他立志要编写一部史书,记载从黄帝到汉武帝这2600年间的历史。受父亲的影响,司马迁努力读书,大大充实了自己的历史知识。他还四处游历,广交朋友,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司马谈临终之时,泪流满面地拉着儿子的手说:“我死之后,朝廷会让你继任我的官职的,你千万不要忘记我生平想要完成的史书哇!”
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托,每天忙着研读历史文献,整理父亲留下来的史料和自己早年走遍全国搜集来的资料。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
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8年时间,在他60岁时,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
司马迁的名人名言
史记司马迁名言如下:
《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忍辱负重,记下从黄帝到汉武帝3000年间的历史,在上下5000年的华夏历史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史记》里有众多名句,尽是历史提炼出来的经典,无数人前仆后继从中探索出历史的沧桑、人生的真谛、人性的复杂,然后演变成日常交流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语言典故。
以下分析常见的十大名句: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出自《楚世家》,楚庄王即位三年不理朝政,三年后蓄势待发,不仅迅速平定叛乱,还饮马黄河、问鼎中原,成为霸主的传奇故事。用来比喻一个人善于韬光养晦,选择良机突然做出令人震惊的举动,多用于褒义,现今已成为口语表达的常用词。
譬如祝福,考生收到来自师长的鼓励“祝你一飞冲天”;譬如上司表扬下属,“没想到你能做得这么好,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出自《陈涉世家》,陈涉为秦二世时期的屯长,因连日大雨误了时机,按律法当斩,索性举起了农民起义的大旗。这句脍炙人口的名言是陈涉拿来鼓动人民反抗秦朝的口号,意思是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高贵吗?
这句话几乎成为中国几千年来百姓的呼声,人人平等,没有谁高人一等、矮人一截,洋溢着凭借自己努力去闯出一片新天地的豪情万丈。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谁的名言?它的主要成就是什么?我们应向他学习什么?
1、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2、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3、君子拙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
4、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6、本富为上,末富次之,奸富为下。
7、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8、不识其人视其友。
9、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垢莫大于宫刑。
10、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11、酒极则乱,乐极生悲。
12、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13、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
14、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源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贫富之道,莫之夺予。
15、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16、道高益安,势高益危。
17、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18、鱼生于水,死于水;草木生于土,死于土;人生于道,死于道。
19、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20、物盛则衰,时极而转,一质一文,终始之变也。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的。它的主要成就是创作了《史记》
司马迁被后人尊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学巨著《史记》,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列为前“四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因此司马迁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史圣。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 与司马相如合称“文章西汉两司马”。
我们应向他学习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慎于取舍,严于治学的态度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谁的名言?
答案:司马迁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的这一名言,既是“天人讲堂”的由来,亦为其主旨。世界上的各个不同文明中,都在一代一代地述说着天与人的故事,阐释着天(神)人之间的感应和互动。故往的哲人们都试图通过对于“天(神)人关系”的思索和解答,来给世界确立一种结构和秩序,为人的生命提供意义和价值。从而使人类能够知道“人往何处去?”,为“人应该如何生活”提供良好的指导。
史记司马迁名言
史记司马迁名言如下:
《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忍辱负重,记下从黄帝到汉武帝3000年间的历史,在上下5000年的华夏历史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史记》里有众多名句,尽是历史提炼出来的经典,无数人前仆后继从中探索出历史的沧桑、人生的真谛、人性的复杂,然后演变成日常交流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语言典故。
以下分析常见的十大名句: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出自《楚世家》,楚庄王即位三年不理朝政,三年后蓄势待发,不仅迅速平定叛乱,还饮马黄河、问鼎中原,成为霸主的传奇故事。用来比喻一个人善于韬光养晦,选择良机突然做出令人震惊的举动,多用于褒义,现今已成为口语表达的常用词。
譬如祝福,考生收到来自师长的鼓励“祝你一飞冲天”;譬如上司表扬下属,“没想到你能做得这么好,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出自《陈涉世家》,陈涉为秦二世时期的屯长,因连日大雨误了时机,按律法当斩,索性举起了农民起义的大旗。这句脍炙人口的名言是陈涉拿来鼓动人民反抗秦朝的口号,意思是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高贵吗?
这句话几乎成为中国几千年来百姓的呼声,人人平等,没有谁高人一等、矮人一截,洋溢着凭借自己努力去闯出一片新天地的豪情万丈。
关于“司马迁的名言?”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nhcdzx.com/zhishi/119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问别来、解相思否
- 相思黄叶落,白露湿青苔
-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 紫塞门孤,金河月冷,恨谁诉
-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 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 江皋楼观前朝寺,秋色入秦淮